点击咨询客服
服务热线
0516-83990709
微信服务号
优质 精选 聚焦
关注实训室建设 关注高端产品 关注校园满意度
“AR+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13 16:28:22 浏览量:

   江苏非凡智旅专用从事 导游模拟实训室,作为小编为大家分享下:

导游模拟实训室

  AR技术是英文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 AR,在汉语里就是“增强现实”的意思,这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就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AR系统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可以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信息集成为一体,即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令人难分;二是具有实时交互性,可以实现人机实时对话,人可以随意操控;三是可以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

  当下,“AR+教育”成为一个热词,有人认为,AR教育能够突破场地、器材、天气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提供更逼真和形象的教学场景,提升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程度;但也有人认为,AR教育在很多学校看来是一个“噱头”,实现其来还有一定困难……

  而在我看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听讲、阅读、思考、探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并不像电脑那样只是将知识机械地扫描进大脑,而是要对知识进行解析、理解、探究、重组,转化成与他人相异的、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新知识”,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其本身不但是一个获取的过程,更是一个生成、创新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课堂生成”, “创新能力”,本就包含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诚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会利用图画、动画、音视频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种对知识的“具像化”,而这个“具像”,只是“具像人”基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制作而成的,只是“具像人”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并非知识本身。我们只是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或在学生理解困难的时候,适时采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非就是让学生“确认”它就是“知识本体”。因此,教学时,“具像化”教学方式的使用应把握一定的限度,绝不能滥用。否则,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产生依赖感,懒于思考,僵化知识,使知识的学习异化电脑硬盘的机械存取。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具像化”形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形像、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吸引人的眼球。如果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让学生自由选择使用,是完全可以的。但若是当成学校教育的主形式,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我以为则非常不妥。比如说新近出现的AR技术,可以让学生“真实”徜徉于桂林山水间,“实地”踏入月球火星,但毕竟那都是软件设计者的“想象”,并非桂林山水、月球火星的本真与全部。这种“虚拟真实”的泛滥,不仅会使学生“先入为主”,造成对真实知识和现实的偏面认知,还可能会让学生“误入歧途”,更会消弭学生的想象力,阻滞学生的发散思维,失缺创新意识,导致创新和创造能力的急剧下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AR等先进“知识具像”技术,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增光添彩。但凡事皆有度,过之就是害。AR等先进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当适时应用、适度应用,坚决杜绝随意滥用,绝不能让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过程”异化成为机械的“知识迁移”!

Latest News
最新资讯
请填写试用申请